在投資分析中,基本面是判斷一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資的重要依據。與技術分析關注股價走勢不同,基本面分析專注於 公司的內在價值。今天,我們會介紹三個最常見的指標: EPS、PE、殖利率,並用 Python 程式實際抓資料做小練習。
如果說技術分析像是「看股價走勢」,那基本面就是「看公司體質」。
可能會有人問:股價不是漲跌就好嗎?幹嘛管 EPS、PE?
答案是: 長期來說,股價會跟著公司賺錢能力走。短期漲跌可能被情緒或市場消息影響,但十年後,真正能撐住股價的,還是公司本身賺多少錢。
公式:
EPS=公司淨利÷發行在外股數
簡單來說,EPS 就是「每一股替你賺多少錢」。
EPS 高 → 公司賺錢能力強。
EPS 低或負 → 公司賠錢,需特別注意。
📌 例子:
台積電(2330)2024 EPS 約 39 元,表示你持有一股,它幫你賺了 39 元。
若某公司 EPS 長年只有 1 元,代表規模或獲利能力有限。
公式:
PE=股價÷EPS
本益比就是「你買這家公司,要花幾年才能回本」。
PE 高 → 市場給它高評價,可能代表成長性高(例如科技股)。
PE 低 → 可能被低估,也可能代表市場不看好。
📌 例子:
台積電 2024 股價約 800 元,EPS 約 39 → PE 約 20。
如果一家公司 PE 超過 100,代表市場對它的未來抱有很大期待(或過度炒作)。
公式:
殖利率=現金股利÷股價
這就是「股東每年拿到的現金回報率」。
殖利率高 → 對長期存股族有吸引力。
殖利率低 → 可能公司偏向保留盈餘去擴張。
📌 例子:
台積電 2024 每年配息約 13 元,股價 800 元 → 殖利率約 1.6%。
金融股(例如兆豐金)殖利率通常在 4~6%,因此受到存股族喜愛。
下面我們用 yfinance 抓取 台積電 (TSM) 的基本面資訊,並計算 EPS、PE、殖利率。
python
import yfinance as yf
# 下載台積電美股 ADR 資料
tsm = yf.Ticker("TSM")
# 抓取基本面資訊
info = tsm.info
# EPS
eps = info.get("trailingEps", "N/A")
# PE
pe = info.get("trailingPE", "N/A")
# 股息殖利率
dividend_yield = info.get("dividendYield", 0)
if dividend_yield:
dividend_yield = round(dividend_yield * 100, 2)
print("📊 台積電 (TSM) 基本面指標")
print(f"EPS:{eps}")
print(f"PE (本益比):{pe}")
print(f"殖利率:{dividend_yield}%")
🔍 執行結果
⚠️ 千萬不要只看一個指標。
舉例:某些公司 EPS 很高,但其實是一次性收入(賣資產賺的),長期經營能力可能沒那麼強;殖利率高,也可能是因為股價大跌造成的。
所以,基本面分析只是「工具」,必須搭配財報、產業趨勢、甚至 AI 幫忙解讀,才會更完整。
EPS:公司每股賺多少。
PE:股價貴不貴。
殖利率:股東的現金回報率。
三個指標合起來,可以幫助投資人快速判斷一家公司「值不值得買」。
👉 明天(Day 6),我們要進入 技術面分析入門,帶大家認識移動平均線(MA)和相對強弱指標(RSI),讓你不只能看「公司好不好」,還能看「股價走勢強不強」。